射频刀与手术刀对比

2017年04月13日 23:23    相关标签:射频美容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70413/2323515N7-0.jpg

射频刀与手术刀在 整形外科体表手术应用的临床对照研究

[摘要 ] 目的通过比较射频刀与手术刀对皮肤切缘 损伤的组织学差别,探讨射频刀在整形外科体表手 术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从2011年2 月- 2011年8月问 在我院门诊手术的患者中 ,选择301f ,J 有2处或以上皮 肤肿物的患者 ,分别使用Ellman 双频射频刀和手术刀 进行 治疗,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法对皮肤组织切缘侧 向损伤的差别 。结果 应用 Ellman 双频射频刀的病例 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止血有效 、术野清晰 、术后 伤口疼痛及肿胀轻微 、疲痕小,两组病例在组织病 理上仅存在细微的差别 。结论射频刀同时满足了直 接切割皮肤和凝止血的手术妥求,可以替代手术刀 及电刀,为整形美容外科的微创技术发展提供了一 个新的手段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外就开始在某些需精确切开 的手术中应用射频刀 。由于其在切割软组织的同时能.较大程度地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逐渐被广泛应用于 外科领域 。目前,射频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深部组织 的切割,而在体表手术中的应用鲜有相关报道 。本研 究拟通过观察Ellman双频射频刀与手术刀对人体皮肤 组织切缘侧向损伤的组织病理变化  ,比较两种手术技 术造成的损伤程度的差别,为该微创技术在体表手术 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1 临床资料

从2011年2 月 2011 年8月间在我院门诊手术的患者 中,选择3017',J 有2 处或以上皮肤肿物的患者,男 12 例,女 18例 ,年龄 14-56岁,平均年龄 35岁 。前胸壁 肿物 8例,背部肿物 9例,腋窝肿物 5例,面部肿物 42 例, 四月支肿物 15例 。

2 方法 从同一患者的数处肿物中,选择同一区域或者双 似IJ 对 手中、部位的两处肿物,将其随机分为射频刀治疗组及手 术刀治疗组,手术均由同一名医师在局麻下进行 。射 频装直为美国 E ll man 双频射频刀(型号为 RF /lEC 120 ,频率为4.0MHz 和 1   7MHz)      。进行皮肤切开 时,选用较细的针形刀头和单纯切割模式,不需妥对 组织施加压 力,仅其 尖端接近被切割组织便可完成组 织切割 ;对含血丰富的皮下组织使用较粗的锥状刀头 和凝止血模式切割 。所有标本立即以 10%福尔马林液 固定,常规石蜡包埋, 311 1ll犀连续切片,行 HE 染 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行组织学观察,取部分组织在扫 描电子显微镜(型号为:   ]SM 6490 ,由日本电子株式 会社制造)下观察 

3.1 术中观察

射频刀治疗组均取得理想的手术切 口、止血效果和 术野暴露,切 口边缘整齐,术野清晰,解剖层次清 楚 。手术刀治疗组虽 然也能取得较理想 的手术切 口,但不能及时进行有效 的止血,使术区的 解剖层 次不清,延长了手术时间 。

3.2 光镜下观察 均可见表皮层细胞形态完整,真皮层内少量炎症细 胞浸润,纤维结 构存在,

组织结构层次清 ,未见明显变性、坏死改变 ,两组标本损伤未见明显差别 。

图1: 射频刀治疗后的变化

左:射频刀   右: 钢刀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70413/2323511563-1.jpg

3.3 电镜下观察

均可见纤 维组织结 构完 整、 光滑,无明显变性 、坏 死,射频刀治疗组的纤维组织排列较紊乱,手术刀 治疗组的排列较平整,但两组标本的损伤变化相差 不大 。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70413/2323514291-2.jpg

3.4临床观察

30名患者术后均通过门诊随访 1-6个月,射频刀治疗 组的切 口疼痛及肿胀轻微 ,疲痕小,术后也未见再 出血的病例 。手术刀治疗组的切 口疼痛及肿胀较明 显,部分病例疲痕较大 ,甚至 出现撒痕增生 。 典型病例:女性患者, 25 岁,因行双但 ,]腋窝肿物切 除术后导致痕痕疙瘩要求行手术治疗,经检查确定 具备适应症后 ,预约在门诊手术室行双侧腋部疤痕 切除 ,拉拢缝合术,术中右侧予射频刀切除 ,左侧 予手术刀切除,术后均未行同位素放射治疗 。术后 一周 随访,双伽,]腋窝伤 口均无红肿 、渗出 ,愈合良 好,无皮下血肿, 疲痕较 明显;术后一 个月随访, 双侧腋窝瘾痕元红肿,左侧较明显,轻微色素沉着 ;术后半年电话随访 ,患者诉双侧疲痕均轻度增生,但较术前明显改 善。

左侧钢刀  右侧射频刀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70413/2323514949-3.jpg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70413/2323514131-4.jpg

ellman 医生是一位牙科医生兼电子工程师,他 在 1967年首次把 3.8MH z技术应用于手术用射频机, 研制出世界第 一 台超高频射频机 ,成功地应用于 口腔 科手术,并于 1976年发明了 3.8MHz  高频电磁波的四 种治疗波形并获得了专利    。射频治疗用于医学领域已 近30年历史,从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外 就开始在某 些需精确切开的手术中 应用射频 刀 。射频刀蕞初是应 用在牙科领域中  [1],现在被广泛 应用  于外科领域 [2] 0  1995年,ellman 国际公司设计了双频输出射频装 直,该装直可分别产生输出频率为  4.0MH z和1.7MHz 的电磁波 。4.0MHz的射频输 出在切割组织的过程  中 产生很少的外用热量,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达到蕞小 化 ;而1.7MH z的射频则具有较好的凝止血效果 。 射频刀是应用高频无线电波作用于被切割组织,   使细胞内的水分子快速振荡、旋转摩擦产热而使之迅速气 化,从而产生切割效果 [3]。由于射频刀所特有的细胞 水平的组织切开,仅造成电极尖端组织的细胞气化, 形成线状的细胞破坏,因此切口纤细光滑、形状和深 度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而且刀头体积小,术野遮挡 少,能更好的满足整形美容外科对手术精确性的要 求。

切口周围的组织损伤程度是判定切  口优良的重要指 标 。与激光刀和电刀通过外部产生的热效应不同,射 频产生的热效应是由内向外传导 [4] ,在切割组织的过 程中产生很少的外周热量,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达到蕞 小化。射频刀被认为是目前所知的对周围组织损伤蕞 小的电外科切割设备 [5]。射频刀对切割侧面的损伤仅 15um  ,而普通电刀或激光刀一般在500至650um   ,是 射频刀的 30  - 40 倍 [6] 。美国长岛爱因斯坦医学院 Anders Cohen 医生报道使用 4.0MHz频率下的羊极射频 对神经组织进行切割,其损伤范围仅为  10 - 20um [7]。而传统的手术刀虽然对组织无热效应,但却需要 对被切割的组织施加压力,从而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 程度的挫伤 [8]。使用Ellman射频刀切割时,刀头只是 与被切割组织接触,无需施加任何方向的力量,对周 围组织基本无挫伤 。

射频刀还具有良好的凝止血效果 。发射极向作用组织 发射射频无线电波 ,被作用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子相互 振荡摩擦产生内部热,引起组织细胞内脱水,组织收 缩而达到凝止血作用 [9]。因为射频凝止血产生的热是 由内向外传导,故对周固组织的损伤 小, 凝止血的效 果好。而且在同等凝止血条件下,射频凝止血所需的 能量小,被作用的组织产生元或很轻微的碳化作用, 且与电极无粘附,保证了术野的清晰,减少对周围组 织副损失的可能 。通过30例60处肿物的手术及组织学观察,我们认为射 频刀治疗的病例切割精细,切口光滑、整齐,术中进 行切割的同时可以止血,保证解剖层次清晰,可减少 对周围组织的副损伤,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反 应,痕痕小,而且与手术刀治疗的病例在光镜下比 较,并未发现有明显的差别,仅在扫描电镜下才观察 到细微的区别 。虽然射频刀设备较传统的手术切割器 械成本高,但是发射极可重复使用,日常维护非常简单,没有消耗材料,对手术室的环境没有特殊要求, 而且它同时满足了直接切割皮肤组织和凝止血的手术 要求,可以替代手术刀及电刀的部分操作,尤其适合 在门诊手术中运用,而且将来还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美 容手术中,以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射频刀独特的切凝效果可能成为整形美容外科微创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看完了这篇文章后,大家心重肯定还有些疑问:射频美容和激光美容有什么区别?家用射频美容仪和医美专用射频美容仪哪种效果更好?射频美容都可以治疗哪些皮肤问题?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得到答案呦!

专题浏览: 射频美容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