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肿块的那些事儿……
自体脂肪填充是将身体局部堆积的脂肪抽吸出来,经过提纯、净化等处理,获得高质量的脂肪组织,然后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其填充到面部、乳房、臀部等目标区域,以达到塑形美容的效果。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自体脂肪填充正越来越受到求美者和整形医师的青睐。然而随着此类手术的日益增多,关于术后出现肿块等并发症的相关报道也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现就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做以下解答:
1.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肿块是如何诊断与分类?
目前临床上对此类肿块诊断相对准确、无创又经济的方法是软组织彩超检查。根据彩超的影像表现,肿块主要分为:囊肿(油囊)型、混合型、实质型、钙化型以及未分类型,以囊肿型最为常见[1](图1)。
图1 A: 囊肿(油囊)型、B:混合型、C:钙化型、D:未分类型 (来自参考文献1)
2.肿块的发生率有多高,对身体有害吗,会不会出现恶变?
从目前国际医学期刊的报道来看,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囊肿是大概率事件[2],只是因为多数囊肿偏小,又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略。如果肿块不合并感染,体积不大且没有明显的硬结和钙化,一般不会对身体有影响。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自体脂肪填充术后所出现肿块会发生恶变。
3.肿块是如何产生的?具体的演变过程又是如何呢?
肿块发生的具体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实验表明,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到目标区域后由于血供、移植容量比等原因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中心区的部分坏死(图2)。
图2 通过对囊肿进行组织染色检测发现:在囊肿内外侧纤维组织之间存在退行性脂肪、正常脂肪及纤维化区域(来自参考文献3)
坏死后的脂肪组织所分解而成的油滴及细胞碎片等物质,会刺激机体单核细胞的反复聚集、吞噬,进而引起坏死物质的崩解、局部纤维组织的包裹和钙盐沉积[3]。目前认为:单个的坏死脂肪细胞(直径50-150μm)可以完全吸收;微小的油滴(直径<1mm)会形成局部的囊肿,并可能在数年内形成沙粒样的钙化;而大的脂肪坏死组织则完全不能被吸收,会出现长期慢性炎症及渐进性钙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触痛甚至持续性疼痛。
4.如何预防术后肿块的发生?
减少肿块发生的主要途径主要有:1.进一步优化脂肪提取、纯化的方法[4];2.改单纯的脂肪颗粒移植为脂肪组织成分移植;3.改进脂肪填充的次数、层次及量的比例;4.加强术后随访,对术后肿块早期干预,积极治疗。
5.出现肿块后如何治疗?
注意随访,常规在术后1个月、3个月行彩超检查,发现肿块后动态观察。对于术后3个月直径<1cm的囊肿可暂时不予处理;直径>1cm的囊肿或油囊为主的混合型肿块可行穿刺抽吸术;直径>1cm的实质型或脂肪坏死为主的混合型肿块行旋切抽吸术;对实质型肿块或包膜钙化严重且伴有疼痛的钙化型肿块需要手术切除。
图3 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术实操图(来自网络,侵权删图)
图4 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术超声图
目前,与脂肪有关的抽吸、填充手术已经占到了整形美容手术总数的第二位。数十年的手术案例与随访表明,尽管存在与脂肪移植后坏死吸收相关的肿块并发症存在,但只要选择正规的脂肪移植团队,进行积极的术后随访与治疗,自体脂肪填充术仍然是解决行体塑形、面部年轻化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文章后记,小编知道大家最关心的不光是自体脂肪填充后效果如何,对于价格是否合理也是十分在意的!市面上自体脂肪填充的收费价格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所在的地区自体脂肪填充什么价格才是合理的呢?导致这个价格不同又因为什么呢?如果想要知道您所在地区最划算的项目价格,大家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来询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