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到底是否值得做加法——下巴篇
今天来聊聊下巴。下巴作为占面三分之一的部位,对轮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巴过短、后缩、不对称等对颜值和气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改善下巴的方法非常多,常见的植入假体,如硅胶、膨体、人工骨;也有填充的方法,一般用于填充的材料有自体脂肪和玻尿酸。
自体脂肪填充一般选取腰部、腹部、大腿等储藏脂肪多的部位作为供区,把脂肪填充进面部等需要的位置。
玻尿酸是人身体中存在的一种透明的胶状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老化而逐渐流失。现在市面上的玻尿酸种类非常多,这篇文章暂时不做太多介绍。
关于下巴美学
1. 比例
医生回答:一个好看的下巴和它的长度、凸度还有宽度是紧密相关的。前两项长度和翘度都有一个审美的标准,比如说长度达到三庭五眼的美学标准,可以通过测量大致判断在三庭五眼的美学标准中下巴是长还是短;侧面通过Ricketts审美平面可以大致评估出下巴是后缩还是前凸的。
合适的下面部高度应等于或略多于中面部高度
2. 形状
垫下巴蕞重要的作用是调节脸型使其流畅,脑补一下方脸配上尖下巴。像上图这样就收得太急了。
所以下巴的形状至关重要,“什么锅配什么盖”,下巴的形状取决于自身的脸型。同时,下巴的翘度必须与眉骨高度接近,形状必须与下颌形状及外板宽度协调。脸头大的人下巴不能过尖,头小的人下巴不能方。不看局部只看整体,没有蕞好看的下巴,只有蕞协调的下巴。
下巴好看不一定会加分很多,而不好看一定会扣分很多。
3. 为什么不能脂肪填充下巴
为什么标题是“不能脂肪填充”而不是“不建议”这类中规中矩的词呢?
首先,下巴手术中,无论是植入假体还是截骨前移,医生都会根据不同的脸型雕刻假体或测量截骨量,以适用于不同程度下巴欠缺的人。
而作为填充物的脂肪或玻尿酸,没有“骨感”,只能在“肉感”的层次做掩饰。的确可以增加下巴凸度,但也是下巴肉厚的观感,动态有一种“赘生肉”的感觉。像饺子下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原因就是下巴骨前伸程度跟不上下巴肉的生长比例。
如果下巴缺的不多的情况下,玻尿酸也可以适当考虑,大分子玻尿酸塑形力强于脂肪。但是后期形态一直是被诟病的问题,塑形效果难保证,以及后期无法预计的变形,可能会吸收可能会往下流动。填充下巴容易变得又尖又肉,失去轮廓感和衔接美感。
其次,下巴与脖颈之间有明显的弧度也是下巴美学很重要的一点。
如果面部脂肪多,随着地心引力下垂变成双下巴,使脖子和脸连成一片失去清晰轮廓线条的美感,这种肉感让人感觉会很笨重。
你一定见过单眼皮塌鼻梁的超模,但没有下巴和脖子连成一片的模特。总之骨骼的落差不建议用软性材料填充。刚性结构就得用有硬度的才能塑造立体,脂肪玻尿酸这种只适合补充干瘪的软组织。另外,脂肪和玻尿酸都不是可以完全溶解干净的材料,尤其是脂肪,若后期后悔想要取出难度非常大。
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以为我接下来要鼓励垫假体下巴了?其实不然,这篇文章的主要宗旨是讨论,面部的加法真的有必要做吗?
开头说过,不同的下巴会带来不一样的气质,三庭五眼是标准,而美的人常常越过标准。佐佐木希和秀智的短圆下巴,林青霞的屁股下巴都脱离了标准,却没有人能说她们是不美的。
略缩的下巴其实也很有味道,少女的娇俏感。
而且垫下巴,不是单纯做一个加法,很可能加了这部分之后另外的高度也不够用。
还有一个问题是假体材料造成骨吸收的问题。
可以看出,晚晚下巴现在的状态有点轻微的“骨吸收”,下巴假体压迫骨头的时候,骨质流失造成原本的骨体减少。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主要是看个人体质以及假体跟骨面紧密的程度。做加法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压迫到了就得换掉或者打玻尿酸这些东西来掩饰。
总结,我认为面部的加法不是必须做的,见过太多下巴因为植入过大假体或者注射脂肪、玻尿酸导致的形态比例失衡的案例。如果一定要做,不要填充!对于下巴缺陷较大的人来说,如果可以接受这些风险,我个人认为垫假体值得考虑。对于轻微后缩或者仅仅不够翘的,我认为在这里做加法是非常不必要的。
浏览完文章后,小编这里还有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大家想不想了解:玻尿酸垫下巴和假体垫下巴的区别是什么?垫下巴可以改善下巴后缩吗?大家现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得到答案呦!